青海省教育廳
關于舉辦2017年全省職業院校
信息化教學大賽的通知
各市、州教育局,有關高職院校,省屬中等職業學校:
為提高我省職業院校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學水平,促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2017年將繼續舉辦全省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比賽時間、地點
定于2017年8月25、26日分別在青海省重工業職業技術學校和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中高職信息化教學大賽。
二、比賽項目
1.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
重點考察教師合理、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數字資源和信息化教學環境,解決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系統優化教學過程,完成教學任務的能力。教學設計應基于教師對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的準確理解與運用,選擇有時代新意、實用價值的教學內容,遵循職業院校學生認知規律,科學、合理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在教師角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互動方式、考核與評價等方面有所創新,在實際教學中應用效果突出。教學設計可針對一個教學任務、一個教學單元或一個任務模塊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并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實施。
2.信息化課堂教學比賽
重點考察教師依據信息化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教學,達成教學目標的能力。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合理選用信息技術、數字資源和信息化教學設施,創設學習的情境,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及時調整、優化教與學的過程。所選的教學內容應相對獨立、完整,可以是一節完整的課堂教學內容,也可以是某個知識點或者技能點的教學(訓練)內容,實際教學時長嚴格控制在35-45分鐘。
3.信息化實訓教學比賽
重點考察教師針對給定的教學內容進行信息化實訓教學設計和完成相關技術技能操作的能力。參賽教師根據教學實際設定教學目標、創設學習的情境,完成信息化實訓教學設計,利用自行攜帶(或現場備用)的設施設備完成與實訓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際操作,展現良好的實踐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教學設計應已用于實際教學,效果突出。
三、比賽分組
1.中等職業教育組
(1)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
設公共基礎課程一組(語文)、公共基礎課程二組(公共藝術)、專業課程一組(能源與新能源類)、專業課程二組(石油化工類)、專業課程三組(信息技術類)、專業課程四組(醫藥衛生類)、專業課程五組(文化藝術類)、專業課程六組(公共管理與服務類)。
(2)信息化課堂教學比賽
設公共基礎課程組(除語文、公共藝術以外的其他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一組(農林牧漁類、資源環境類、土木水利類、加工制造類、輕紡食品類、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二組(休閑保健類、財經商貿類、旅游服務類、體育與健身類、教育類、司法服務類)。
(3)信息化實訓教學比賽
設加工制造類相關專業《鉗工技能實訓》課程中“平面銼削”有關內容、財經商貿類會計專業《會計基本技能》課程中“手工點鈔”有關內容、旅游服務類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中“餐巾折花”有關內容、教育類學前教育專業《繪畫》課程中“簡筆畫”有關內容等4個組別。
2.高等職業教育組
(1)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
設公共基礎課程組(英語)、專業課程一組(資源環境與安全大類)、專業課程二組(土木建筑大類)、專業課程三組(輕工紡織大類)、專業課程四組(食品藥品與糧食大類)、專業課程五組(醫藥衛生大類)、專業課程六組(新聞傳播大類)、專業課程七組(教育與體育大類)。
(2)信息化課堂教學比賽
設公共基礎課程組(除英語以外的其他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一組(農林牧漁大類、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水利大類、裝備制造大類、生物與化工大類、交通運輸大類、電子信息大類)、專業課程二組(財經商貿大類、旅游大類、文化藝術大類、公安與司法大類、公共管理與服務大類)。
(3)信息化實訓教學比賽
設農林牧漁大類相關專業《果樹生產技術》課程中“嫁接技術”有關內容、裝備制造大類相關專業《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課程中“零件尺寸測量”有關內容、電子信息大類相關專業《綜合布線技術》課程中“雙絞線及其制作”有關內容、旅游大類相關專業《中式烹調工藝》課程中“食品雕刻”有關內容等4個組別。
四、參賽內容要求
1.參賽內容為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的,應依據教育部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教職成〔2014〕14號)和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教學大綱(教職成〔2008〕7號)的有關要求進行設計和制作。
2.參賽內容為中等職業學校其他公共基礎課程和大類專業基礎課程的,應依據教育部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教職成〔2009〕3號)或大類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大綱(教職成〔2009〕8號)的教學要求進行設計和制作。
3.參賽內容為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的,應依據教育部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的教學要求進行設計和制作。
4.參賽內容為高等職業學校專業課的,應依據教育部印發的《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的教學要求進行設計和制作。
5.參賽作品教學內容應與相關課程實際教學中使用的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內容對應。
6.專業組別以《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2010年修訂)》《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疲I目錄(2015年)》以及2016年增補專業為準。
五、比賽辦法
各賽項均采取校級初評和現場決賽(省賽)的方式進行,經初評入圍的作品,參賽教師(團隊所有成員)按現場抽簽順序參加決賽(省賽),具體要求如下:
1.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
參賽團隊錄制不超過10分鐘的視頻,由主講人講解信息化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實施成效,并提交視頻和相關材料。進行現場決賽時,評委根據提交的講解視頻和相關材料進行提問,參賽教師回答問題并闡述個人觀點,答辯時間8分鐘,換場5分鐘。
2.信息化課堂教學比賽
主講教師根據提交的教案實施課堂教學,錄制課堂教學實錄視頻。視頻用一個機位的方式全程連續錄制,清晰反映師生課堂教學情況,不允許另行剪輯,不加片頭、字幕、注解等。并提交視頻和相關材料?,F場決賽時,評委根據提交的視頻和相關材料進行提問,參賽教師回答問題并闡述個人觀點,答辯時間8分鐘,換場5分鐘。
3.信息化實訓教學比賽
參賽團隊錄制不超過15分鐘的視頻,由主講人講解信息化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實施成效并完成要求的實踐操作。并提交視頻和相關材料?,F場決賽時,主講人利用自行攜帶的工具、材料(現場僅為備用)完成實踐操作(與初評視頻的操作內容相同),時間不超過8分鐘,評委根據提交的視頻和相關材料進行提問,參賽教師回答問題并闡述個人觀點,答辯時間8分鐘,換場7分鐘。
六、獎項設置
1.大賽獎項按比賽項目分別設獎,一等獎占參賽總數的10%,二等獎占參賽總數的20%,三等獎占參賽總數的30%。
2.依據本次大賽成績,省教育廳將從大賽獲獎作品中推薦優秀作品參加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
七、參賽辦法及要求
(一)以學校為單位組織參賽隊參賽,參賽選手須為青海省職業院校在職教師。
(二)已在往年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中獲獎的作品不得參賽,2015年以來的一等獎作品第一完成人不得作為主講人參賽。
(三)參賽作品應為原創,資料引用應注明出處。如引起知識產權異議和糾紛,責任由參賽者承擔。
(四)比賽采取匿名方式進行,禁止參賽教師進行地市、學校和個人情況介紹。
(五)參賽教師可選用大賽組委會免費提供的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職業學校企業生產實際教學案例庫相關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設計和實際教學,相關資源可從大賽教學資源支持平臺(智慧職教www.icve.com.cn、愛課程網www.icourses.cn、職業學校企業生產實際教學案例庫anli.chinazy.org)獲取,或登錄大賽官方網站有關鏈接。
八、報名與材料提交要求
1.請各參賽隊于2017年8月 15 日前完成報名工作(報名匯總表見附3),于2017年8月20日前完成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和信息化實訓教學比賽講解視頻、教案、說課稿以及信息化課堂教學比賽課堂實錄視頻、教案的提交工作,并及時與大賽承辦院校聯系人電話確認。
中等職業教育組聯系人:王軍民 電話:15997014308 郵箱:281478944@qq.com
高等職業教育組聯系人:許先鋒 電話:13389782995 郵箱:463069014@qq.com
2.比賽提交材料說明
(1)信息化教學設計賽項提交材料包括:講解視頻、講解PPT、教案、講解文字稿,刻錄到光盤,并在光盤上貼好標簽,標簽內容編寫詳見附2相關說明。
(2)信息化課堂教學賽項提交材料包括:課堂錄像、教案、信息化教學資源包,刻錄到光盤,并在光盤上貼好標簽,標簽內容編寫詳見附2相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