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實行集團化辦學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機制和辦學模式的創新。它既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又是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的重要實現形式。它來自于實踐,產生于基層,歷經20多年發展變革,已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亮點并正在逐步成為中國特色職業教育走向世界的名片。
一、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重大進展
一是集團數量迅速增長。2015年《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發布以來,集團數量迅速增長。截至2016年底,全國現有職業教育集團1406個,比2014年和2015年分別增長34%和17%。
二是行業企業參與集團的數量顯著增加。在1406個集團中,共有成員單位35945個,其中,行業企業占比近73%。
三是職教集團運行機制日益完善,體制機制改革有重大突破。近年來,各職教集團重視加強集團章程、工作制度、財務制度等內部制度建設,規范發展。已有53個集團注冊為法人實體型職教集團,這是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在體制機制上的重大突破。
四是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升。各職業教育集團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利用集團平臺,推動企業與學校專業共建、課程共建、師資共建、基地共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強化集團內行業企業參與育人全過程,探索現代學徒制等辦學模式,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工匠精神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使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顯著提升。
二、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重要貢獻
一是推進了現代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建設。職業教育集團通過實施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中高職銜接、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和終身教育并舉,構建了培養多樣化人才的平臺和渠道,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加開放、靈活、多樣的教育選擇,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是促進了國家戰略的實施。服務《中國制造2025》,推進了《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實施;積極參與了“一帶一路”建設;助力了扶貧攻堅;服務了鄉村振興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
三是支撐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職業教育集團的畢業生近70%在本地就業,成為地方產業大軍的主要來源。
三、學會推進集團化辦學所作的主要工作
2013年11月,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受教育部職成司委托,承擔了協助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工作。五年來,在教育部職成司指導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支持下,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一是協助職成司起草有關文件;二是開發運維全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統計與公共服務平臺,做好集團化辦學年度數據統計和分析;三是征集典型案例,編撰《中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發展報告》和《全國職業教育集團化典型案例匯編》;四是根據《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精神,開展調查研究和舉辦集團化辦學交流研討;五是成立集團化辦學工作專家組,研究起草了全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遴選辦法(草案),開展了《我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等工作。
四、推進新時代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幾點建議
一是進一步提高認識。大力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大舉措。特別是在新時代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仍處于快速發展的機遇期,我們應該抓住機遇,以習近平教育思想,特別是習近平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向更高水平發展。要強化政府推動,將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納入區域和行業構建新經濟體系的總體規劃,加強資源整合優化,促進協調發展。
二是加強政策保障。有關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制定和完善支持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發展的相關政策。例如,鼓勵支持職業教育集團成為社團法人或民辦非企業法人,對建立以產權為紐帶、利益鏈為核心的獨立法人型職教集團和多元投入、多樣化發展的混合所有制職業教育集團等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應設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專項經費,加大對職業教育集團中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共建師資隊伍等項目的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和社會有關基金支持職教集團建設,推動職教集團健康發展。
三是加快培育和建設一批示范性骨干職業教育集團?!督逃筷P于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明確要求,到2020年,全國要初步建成300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骨干職業教育集團。各地要逐步推出一批具有引領示范作用的職業教育集團,推動提升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水平、質量、貢獻度和影響力。